“低空经济”继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明确为需要“安全健康发展”的新兴产业。看似简单的措辞变化,实则蕴含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发展思路的深度调整与全方位拓展,也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阶段。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技术瓶颈持续突破,低空经济正从战略布局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催生出低空物流、城市交通、文旅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
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也明确修改民用航空法,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自动驾驶、低空经济、航天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而目前中国人大网上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中正是旨在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推动民用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多领域开花,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部委层面,多项政策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发改委、农村农业部、商务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鼓励发展低空旅游,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无人配送。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 + 百业”“百业 + 文旅”,研究制定低空飞行旅游产品有关管理规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打造多样化、差异化低空飞行旅游产品。
在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同样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部门出台的《关于实施好今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植保无人机等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据经济日报报道,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达到25.1万架,作业面积高达26.7亿亩次,同比增长近25%。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催生了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政策组合拳构建产业新生态
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专项行动方案,国家正以"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加速低空经济崛起:
监管筑基:建立安全监管为核心的规则体系,为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等消费场景提供法治保障。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拟将低空经济纳入新兴立法领域。
基建先行: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推动无人机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等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场景拓展:文旅部等部门明确支持低空飞行旅游产品创新,农业农村部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催生"文旅+低空""农业+低空"等跨界融合新场景。
产业爆发催生万亿级市场
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共振,低空经济正从战略构想走向现实应用:
消费级市场:无人机配送、空中观光等新型消费模式加速落地,深圳、海南等地已试点"无人机送生鲜"服务,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网络覆盖8省。
农业应用: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突破25万架,作业面积超26.7亿亩次,单机效率达人工的百倍以上,催生精准农业革命。
应急救援:多地构建"分钟级"空中救援体系,直升机医疗转运、消防无人机等成为公共服务标配。
把握机遇,共筑低空经济新未来
鸿石通航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积极参与者,深刻认识到当前政策环境为行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低空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鸿石通航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的有序发展,消费者对低空体验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鸿石通航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的低空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低空体验服务。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鸿石通航将紧跟政策步伐,把握时代机遇,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生命,为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开启低空经济的新篇章!
部分图文来源:中国政府网、央视新闻、中国经济时报、经济日报、通航圈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