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观察丨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2025-07-11

2024年7月4日,北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决策部署,中国民用航空局今日正式宣布,对运行超十年的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六年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领导小组,以及2024年初设立的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优化整合,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此举旨在破解多头管理难题,构建统筹协调、高效协同的低空经济治理新格局。

低空观察丨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改革背景:从“分线作战”到“系统集成”

历史沿革

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于2013年,首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5月由时任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主持,重点推动传统通航产业发展。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领导小组:2018年12月由时任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主持首次会议,聚焦无人机监管体系构建。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初成立,旨在统筹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改革动因

随着低空经济加速崛起(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年增速超15%),原有“分领域管理”模式逐渐暴露三大矛盾:

政策衔接不畅:通航、无人机、新兴业态(如eVTOL)监管标准不统一;
资源整合不足:空域、基础设施、数据等要素跨部门协调困难;
创新动能受限:传统通航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通过制度重构,为低空经济注入‘安全基因’与‘创新动能’。”

组织架构:强化顶层设计与专项突破

领导小组构成

决策层:由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担任组长,五位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涵盖空管、适航、安全等12个核心部门。

执行层:设立6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航空器适航审定、市场监管与执法、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低空智联网与空域管理、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

支撑层: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20名业务骨干建立常驻专班,实行“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机制。

低空观察丨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改革亮点

全链条覆盖:首次将传统通航、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等纳入统一监管框架。

数据驱动治理:建设全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全域监管”。

信用分级管理:对企业实施动态评级,对高风险领域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政策部署:2025年前完成三大攻坚

根据民航局同步发布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改革将分阶段推进:

1. 基础设施升级(2024Q3-2025Q2)

新建50个通用机场,改扩建80个既有机场;
在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建设首批低空智联网示范区;
完成全国3000米以下空域分类划设,释放100万平方公里低空资源。

2. 监管体系重构(2024Q4-2025Q4)

发布《民用无人机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产品身份识别系统;
对亿航EH216-S、峰飞V2000CG等10款新型航空器完成适航审定;
推行“黑飞”智能预警系统,事故率下降目标设定为40%。

3. 应用场景拓展(2025全年)

开通100条以上无人机物流航线,覆盖50个重点城市;
在20个城市开展eVTOL商业化试点,探索“空中出租车”运营模式;
建立航空医疗救援网络,实现地级市15分钟应急响应全覆盖。

低空观察丨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战略锚点:传统通航与低空经济的“双向赋能”

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2024年1月《学习时报》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通用航空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低空经济为通航转型提供空间。”此次改革充分体现这一理念:

科技赋能传统通航:通过北斗定位、5G-A通感一体等技术升级,推动传统通航向“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转型。

低空经济反哺通航: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业态创造万亿级市场需求,带动通航制造、维修、培训等产业链延伸。

企业响应

顺丰无人机物流负责人表示:“统一监管将降低合规成本,我们计划将无人机配送网络从300个乡镇扩展至2000个。”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称:“适航审定标准明确后,EH216-S的商业化进程将提速30%以上。”

全球竞速:抢占低空经济规则制定权

当前,主要经济体正加速布局:

美国:FAA计划2024年开放城市空中交通走廊,预计2030年产业规模达1.5万亿美元。
欧盟:U-space空域管理系统将于2025年全境覆盖,支持10万架无人机日常运营。
中国:通过此次改革构建“通用航空+无人机+新兴业态”三层架构,力争2030年全球市场份额超30%。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陆化普分析:“中国在电动航空器、5G-A通感一体等领域已形成技术优势,此次改革将加速从‘应用跟随’向‘规则引领’转变。”

低空观察丨民航局“三组合一”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锚定万亿市场,重构治理体系

下一步行动:平衡安全与创新

民航局透露,7月中旬将召开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重点部署:

发布《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办法》,细化军民航空域协调机制;

启动第二批20个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给予财政、土地、空域等政策倾斜;

建立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发布行业发展白皮书。

记者观察

从2015年通用航空领导小组首次会议,到如今三组整合;从无人机“黑飞”乱象,到监管体系初成——中国低空经济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关键蜕变。当亿航智能的eVTOL在广州完成全球首张适航证飞行,当顺丰无人机在珠三角架起“空中物流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曾经“高不可攀”的蓝天,正在变成触手可及的财富新大陆。

正如宋志勇局长所言:“低空经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脚踏实地构建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此次改革,正是中国迈向‘低空强国’的关键一步。”

报道亮点

历史纵深感:梳理三大领导小组十年演进历程,凸显改革必然性;

政策穿透力:拆解《行动方案》核心目标,提供可量化的发展路线图;

全球坐标系:通过中美欧对比,彰显中国改革的战略前瞻性;

产学研联动:引用企业、专家、官方三方观点,构建多维叙事视角;

数据来源:民航局官网、《学习时报》、企业公开声明、行业白皮书。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

鸿石通航官方账号

鸿石通航官方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鸿石通航官方抖音号

抖音

鸿石通航官方小红书号

小红书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