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观察丨民航局积极行动:探索无人机执照互认,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民航局积极行动:探索无人机执照互认,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2025-08-30

2025年8月19日,民用航空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正式发布《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708号提案的答复函》,就刘振宇、席庸、张虎龙三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推动低空经济优先发展的提案》给出详尽回应,释放出民航局在无人机领域一系列积极布局与探索的信号。

低空观察丨填补技术空白,构建人才梯队——人社部公示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航空油料员两大新职业国标

政策先行 大型无人机执照管理试点启动

早在2024年5月,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便高瞻远瞩地下发《关于开展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厂家在研发制造方面的优势,探索优化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训练和考试管理机制,为无人机产业的安全、健康、有序发展筑牢根基。

在试点安排上,初期仅由已取得相应机型大型无人机型号合格证的厂家承担任务。对于那些自身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厂家,民航局鼓励其联合具备丰富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经验的训练机构,携手开展试点工作。目前,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等大型无人机厂家已踊跃报名参加试点。由相应地区管理局、训练机构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试点工作组,正紧锣密鼓地对试点厂家的机型培训大纲和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评审,后续将依据评审结果有序开展操控员培训试点工作,待试点结束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低空观察丨填补技术空白,构建人才梯队——人社部公示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航空油料员两大新职业国标

提案回应 多维度举措助力低空经济

完善培训标准体系:探索与补贴并行

针对提案中“探索制定150公斤以上民用大型无人机培训标准”的建议,民航局积极响应,通过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标准积累实践经验。而对于“对大型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机构,根据培训业务量给予资金补贴”的提议,民航局表示资金补贴事宜需由其他相关部门主导实施,但也展现出对这一建议的关注与重视。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于“推动无人机操控员培训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军用培训资质与CAAC操控员执照实现互认”的建议,民航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质量很高,对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并明确表示如有需求,将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此项工作,这一表态为军民融合在无人机培训领域的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创新培训业务模式:“无人机 +”模式初露端倪

在创新无人机培训业务模式方面,民航局同样积极作为。对于提案中提出的“根据任务需求以及无人机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化无人机操控员培训体系,开展‘无人机 +’的培训新模式”,民航局以实际行动给出回应。通过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鼓励厂家与训练机构合作,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和任务需求,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为“无人机 +”培训新模式的落地生根奠定基础。

低空观察丨填补技术空白,构建人才梯队——人社部公示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航空油料员两大新职业国标

健全培训产业链条:协同各方共谋发展

在健全无人机培训产业链条方面,针对提案中“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布局有关大型无人机维修、保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建设”的建议,民航局指出相关标准制度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发布。同时,作为地方民航管理部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承诺将按照国家和民航局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前景可期

此次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对提案的答复,充分体现了民航局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通过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培训业务模式等一系列举措,民航局正为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搭建坚实平台。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无人机操控员培训将更加规范、高效,无人机产业的安全性和竞争力将不断提升,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鸿石通航公众号
原文链接:低空观察丨民航局积极行动:探索无人机执照互认,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

鸿石通航官方账号

鸿石通航官方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鸿石通航官方抖音号

抖音

鸿石通航官方小红书号

小红书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