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怀揣着蓝天梦想,踏上飞行学习征程的朋友们来说,飞行术语就像是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通往专业飞行世界的大门。
一、飞行状态:飞行的“基本姿态”
飞机的飞行状态是描述飞机在空中运动方式的术语,就如同我们日常走路有快走、慢走、转弯等不同状态一样。平飞,是飞机保持水平直线飞行的状态,此时飞机高度、速度稳定,如同在天空中平稳滑行;上升则是飞机高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仿佛在向天空攀登;下滑与之相反,飞机高度逐渐降低,如同在天空中缓缓滑落;转弯是飞机改变飞行方向的常见动作,就像汽车在道路上转弯;盘旋是飞机在一定高度上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飞行,仿佛在空中画圈;加速和减速则是调整飞机速度,让飞机飞得更快或更慢。
二、飞机姿态:飞行的“身体语言”
飞机的姿态反映了飞机在空中的角度和方向,就像我们通过身体的姿势表达自己的状态一样。抬头是飞机机头向上抬起,如同我们昂首挺胸;低头则是机头向下,好似我们低头俯视;左右坡度表示飞机机身向一侧倾斜,就像我们侧着身子;左偏头和右偏头描述的是飞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左或向右的偏移,如同我们左右转头。这些姿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状态,是飞行员操控飞机的关键因素。
三、关系位置:目视飞行的“导航仪”
从座舱里向前看,天地线与前风挡相交的位置至关重要,它就像飞行员在目视飞行中的导航仪。这个位置直接反映了飞机姿态的变化,而姿态的改变又会引发飞行状态的改变。例如,当天地线在前风挡上的位置上升时,可能意味着飞机正在低头下滑;当位置下降时,则可能是飞机在抬头上升。飞行员通过密切观察这个位置,能够及时调整飞机的姿态和状态,确保飞行安全。
四、内、外交叉:起落航线的“偏离警示”
在起落航线飞行中,内、外交叉是描述飞机航迹偏离情况的术语。以左航线为例,如果飞机航迹向左偏离航线,就称为内交叉,此时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就像我们在走路时偏离了路线,靠近了路边;反之,向右偏离航线叫外交叉,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远。右航线的情况则相反。了解内、外交叉有助于飞行员及时发现航迹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保证飞机沿着正确的航线飞行。
五、内、外侧滑:转弯盘旋的“侧向挑战”
在飞机转弯或盘旋时,会出现侧滑现象。向转弯或盘旋方向侧滑叫内侧滑,就像我们在骑自行车转弯时,如果身体向转弯内侧倾斜过多,就会产生内侧滑的感觉;向转弯或盘旋反方向发生侧滑叫外侧滑,如同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向外侧倾斜。内侧滑和外侧滑都会影响飞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员需要通过合理操纵方向舵和副翼来消除侧滑,保持飞机的平稳转弯。
六、拉飘:平飘过程的“小插曲”
在平飘过程中,拉杆过快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它会造成飞行轨迹向上变化,这种现象就是拉飘。想象一下,飞机在接近地面时,本应平稳地保持一定高度滑行,但如果飞行员过于急切地拉杆,飞机就会突然向上扬起,就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上坡一样。拉飘可能会导致飞机着陆不平稳,甚至引发危险,因此飞行员在平飘时要精准控制拉杆的力度和速度。
七、方向舵:飞行的“方向控制器”
(一)抵舵
抵舵是以前脚掌施少量的力蹬方向舵脚蹬,这是一个出舵提示性指令。当学员听到这个指令后,要立刻根据当时飞机的状态,用相应的舵进行修正。就像我们在开车时,教练轻轻提醒我们调整方向盘一样,抵舵是一个微妙的调整动作,帮助飞行员保持飞机的方向稳定。
(二)蹬舵
蹬舵则是以较大力量向一方操纵方向舵脚踏板,顺舵向转弯方向出舵。比如在飞机进行转弯时,飞行员需要蹬舵来配合压杆动作,使飞机能够顺利地完成转弯。就像我们骑自行车转弯时,不仅要转动车把,还要适当倾斜身体一样,蹬舵是飞机转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操作。
(三)反舵
反舵是向转弯的反方向出舵。在某些情况下,当飞机出现过度转弯或其他异常情况时,飞行员需要使用反舵来纠正飞机的方向,使其回到正确的航线上。这就像我们在开车时发现方向打多了,需要向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来调整一样。
八、稳住:平飘过程的“定海神针”
“稳住”这个指令在平飘过程中经常用到,它要求飞行员杆、舵、油门都不要动,保持原有的操纵力和位置。在平飘阶段,飞机接近地面,任何微小的操纵变化都可能影响飞机的着陆质量。因此,飞行员需要像定海神针一样,保持稳定的操纵,确保飞机平稳地接触地面。
九、杆舵一致:操纵的“黄金法则”
杆舵一致是飞行操纵中的重要原则,当向一方向压杆的同时要蹬同方向方向舵,包括回杆回舵,反杆反舵。这就好比我们在划船时,要同时协调划桨和转动船身的动作,才能使船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前进。在飞行中,杆舵一致能够保证飞机的操纵协调性,使飞机能够准确地响应飞行员的指令,实现各种飞行动作。
十、操作杆:飞行的“力量之手”
(一)带杆
带杆是仅以手指的力量将驾驶盘轻轻地向后拉,并将驾驶盘一直保持在向后拉的位置上。这个动作通常用于微调飞机的姿态,就像我们轻轻转动门把手来开门一样,力度轻柔而精准。
(二)拉杆
拉杆是用较大力量、大的位移向后移动驾驶盘。在需要使飞机快速抬头上升或进行其他较大幅度的姿态调整时,飞行员会使用拉杆动作。这就像我们用力拉窗帘一样,需要一定的力量和幅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抱杆
抱杆是将驾驶盘向后拉到底(抱在怀中),并保持这一状态。通常在接地放鼻轮后做这一动作,可以增加气动阻力,也可减轻因刹车引起的机头下俯对前起的压力,以减轻前轮磨损;对于后三点飞机,在平飘接地瞬间也会使用抱杆动作。抱杆就像我们紧紧抱住一个重要的物品,给予飞机稳定的支撑和控制。
(四)回杆、松杆与迎杆
回杆是向操纵反方向移动驾驶盘或减少施加在驾驶盘上的力;松杆通常是指向前“回杆”,准确地说就是“减少”施加在驾驶盘上的力(任何方向);迎杆是随着机头的上仰及时向前松掉带杆力。这三个动作相互配合,帮助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灵活调整飞机的姿态。就像我们在调整一个弹簧的力度一样,根据不同的需求,适时地增加或减少力量。
(五)顶杆与推杆
顶杆是快速有力地向前推驾驶盘,推杆则是用较大力量、大的位移向前移动驾驶盘。这两个动作通常用于使飞机低头下滑或进行其他向下调整姿态的操作。就像我们用力推一个物体,使其向下移动一样,顶杆和推杆能够迅速改变飞机的飞行轨迹。
飞行动作术语是飞行领域的专业语言,每一个术语都蕴含着丰富的飞行知识和操作技巧。对于学飞的朋友们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术语是成为一名合格飞行员的基础。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能够对飞行动作术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飞行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早日实现自己的蓝天梦想!让我们一起向着天空,展翅翱翔!
文章来源:鸿石通航公众号
原文链接:通航科普丨学飞必知的常见飞行动作术语大揭秘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